2011年5月9日星期一

尝试 (材料)

名言
本来无望的事,大胆尝试,往往能成功。——莎士比亚
路是人的脚走成的,为了多辟几条路,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去走。——契诃夫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——屈原
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,尝试得越多,生活就越美好。——爱默生
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——鲁迅
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可佩服的,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?——鲁迅
有所尝试,就等于有所作为。——朗费罗
信仰是一种尝试,一种用人类语言解释超越人类现实的高尚的尝试。
——克·达·莫利
不愿尝酸的人也就不配吃甜。——托·富勒
真理和正直为我们的艰难尝试设置了界限,而鲁莽和伪善却很容易超越这种界限。
——赫兹里特
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,也胜过胎死腹中的策略。——民谚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——古语
生命中任何一次尝试,从本质上讲,都是成功的。——佚名
大量尝试等于一半胜利。——美国谚语





经典素材


爱迪生寻找灯丝
(坚持不懈的尝试才可能通向成功)
爱迪生可以说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,他的名字和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联系在一起。但是在他的成功背后,其实却经历过许许多多失败的尝试。据说他在研究电灯的过程中有过上千次失败的记录。1877年爱迪生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,为了使实验达到满意效果,需要寻找一种能经住2000度的高温燃烧1000小时以上的灯丝。爱迪生开始了艰苦的寻找过程。他先后做了1600种不同的试验,试用了各种各样的物质。奋斗了近五六个月,结果发现只有白金比较适合,但是白金比黄金还贵重,用来做灯丝是根本不现实的。后来他全力在碳化上下工夫,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6000多种。他做了200多本笔记,达4万余页。先后共经过3年时间,直到1880年上半年,爱迪生才研制出比较满意的竹丝灯丝。后人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用钨丝做的灯丝,一直沿用到今天。
《黑人文摘》终于感动总统夫人
(再试一次,希望也许就在眼前)
1943年,美国的《黑人文摘》刚创刊时,前景并不被看好。杂志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发行量,决定撰写一系列“假如我是黑人”的文章,请百人把自己摆在黑人的地位上,换一个角度思考黑人的处境问题。他想,如果能请到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利诺来写这样一篇文章,结果将会是非常有号召力的,不管是对杂志的发行量还是对黑人问题来说都是如此。于是,他给总统夫人写了一封言辞非常恳切的信。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她太忙,没有时间写。但是约翰逊并没有因此而气馁,他又给她写了一封信,结果还是被回绝了。以后,每隔半个月,约翰逊就会准时给总统夫人写一封信,言辞也更加恳切。
后来,罗斯福夫人因公事来到约翰逊所在的芝加哥市,会在该市逗留两天。约翰逊得到这个消息以后,立即给她发了一份电报,请她在芝加哥期间抽空给《黑人文摘》写篇文章。或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罗斯福夫人吧,这一次她没有拒绝,她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寄给了《黑人文摘》。消息传出后,全国都知道了。一个月内,《黑人文摘》的销售量就从2万份激增到15万份。
肯德基的故事
(尝试永远不会晚)
凡是去过肯德基的人都会看到一个外国老人的标志:身穿白西装,态度和蔼可亲。他就是桑德斯上校,一个65岁才开始他的事业的人。桑德斯上校退役后,身无分文,拿到的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。他问自己:“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?我还能对人们做些什么贡献呢?”他苦思冥想,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,那是一种炸鸡的秘方,人们很可能都会喜欢它。我何不把这份秘方卖给哪家餐馆,教他们如何制作美味的炸鸡呢?接下来的两年里,桑德斯驾着自己那辆“老爷车”,穿着可笑的白西装,踏遍美国的每一个角落,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。他被拒绝了1009次,直到第1010次,他才听到一声“同意”。许多年后,“肯德基”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。


儒勒·凡尔纳的故事
儒勒·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,他一生共写了104部科幻小说。但是,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《气球上的星期五》曾经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稿。他失望极了,打算将书稿付之一炬。他的妻子及时阻止了他,给了他很多鼓励。于是,他又走进第16家出版社。出版社老板阅读后,当即表示同意出版,并与他签订了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。正是以此为起点,儒勒·凡尔纳接连写出了如《环绕地球八十天》等多部蜚声中外的科幻小说佳作。有时,生活中的失败和否定会接二连三地到来,也许每个人都会产生对自己的怀疑,但是最终获得成功的人只是多坚持了一下,再尝试了一次,结果他们征服了命运。因此,在我们心灰意冷,想要放弃时,不妨对自己说:再试一次。
机会是尝试出来的
人生就像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一样,每一次尝试,每跨出一步都是一种改变,都是一种新感觉,都会有一种意外的收获和喜悦。不去尝试就没有机会。有句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无非就是他得到尝试的机会多,因此学到的东西也多。尽早尝试,及早动手,先期难免失败,后来自然成功。早期或者初期的实践不大可能一次成功,多半是失败。“第三只小板凳”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。爱因斯坦在劳作课上交上了一只粗陋的小板凳,令老师很不满意。而爱因斯坦却举着另两只小板凳说:“这两只是我前两次做的,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。虽然它不令人满意,但总比这两只强些。”
当一个人害怕失败到极点,他就再也不敢行动。这样,他自己就剥夺了尝试的机会,他就永远不能给自己制造改变命运的机会了。年轻人要敢于去尝试,不要想想就算了。一件事情的背后往往会遇到很多新的机遇,而这些机遇不尝试是不会遇到的。你所跨出的一步,往往会给你下一步的人生带来很大的改变。如果我们跳出成功与失败的圈套,我们就会获得一个广阔的尝试的空间,并找到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:幽默,我们就可以享受尝试过程中的滑稽,即使跌倒了,也可以笑自己的跌姿。
尝试的意义
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,都有勇于尝试的经历。尝试也就是探索,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,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成就。所以说,成功人生自尝试始。
尝试需要有好奇心和自信心。好奇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感兴趣,想着去研究它、钻研它。当然仅有好奇心又是不够的,还要有自信心和勇气。因为每当开始做一件事情时,我们都不可能知道面临的困难有多大,会有多少不可料及的事情发生,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自信心,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,战胜挫折。
尝试最大的敌人是半途而废。科学界的人们信奉这样一句话:在一万次失败之后的那一次可能就是成功。这一万次,就是一万次的失败。成功就躲藏在无数次失败之后。失败的人,往往是做事半途而废、浅尝辄止的人。
尝试就是开拓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,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所以他十分赞赏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那些在人类前进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人。
人不光靠成就显示自身价值,尝试也能体现自身价值。经过尝试,我们会发现自己具有取之不尽的智力潜能,会发现生命中潜藏着许多连自己也无法想像的能力。如果不去尝试,这些能力永远也没有机会大放异彩。尝试,是铸造卓越与杰出人生的一种方式,是事业成功的一条重要途径。
再试一次
成功路上,没有失败,惟有放弃。 跌倒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站起来的勇气。就如小孩子学走路,刚开始摇摇晃晃老是摔倒,刚刚站稳,就扑向妈妈的怀抱。接着,妈妈又把孩子放在离自己远一点的地方,张开双手鼓励孩子说 :“来,孩子,再试一次”。于是,孩子又在害怕和摇晃中扑向妈妈怀里。如此,一次又一次,妈妈迎接孩子的距离也一点一点的增加,而摔倒后的孩子,总是在妈妈“来,宝贝,再试一次”的鼓励下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。
其实,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的呵护和鼓励下学会走路的,尽管一次又一次地摔倒,却一次比一次进步了。而面对人生的许多挑战,许多坎坷和陷阱,谁能保证不输,一帆风顺呢?但是,为什么不再给自己一次机会?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?也许,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是沼泽遍布;也许,我们开垦过的土地是荒凉的,寸草不生;也许,我们的信念被困难和挫折重重包围。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,我们就失去信心;而是我们失去信心,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。那么,我们为什么不以勇者的气魄,坚定而大声地说“再试一次”呢?“再试一次”,是战胜自己和困难的开端,是走向成功的伊始;“再试一次”,机会会垂青于你,让人刮目相看;“再试一次”,你将走出原有的困惑,把握明天的机遇。
,掌握命运


尝试,一个人生的关键,它使多少人“一跃冲天”,它又使多少人“名落孙山”。
曾有一个故事这么讲到:一个大富翁,他去世之前,对他的女儿说:“你用我的遗产,买下一辆宝马车,然后将它转卖出去,只卖一元钱。”说完便归天了。他的女儿十分惊讶,但这是她父亲的遗愿,便买了一辆,然后在网上发广告,过了好久,没有一人来买,看见的人都说:“哪个人开这种玩笑,想耍我,没门。”又过了两三天,一位年轻的美国人走进了她家,对她说:“这是一元钱,这辆宝马是我的了。”说着把钱给了她便开着车走了。这就是美国强大的原因,他们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,他们不管结果是好,是坏,是胜利还是失败,他们都去尝试,即使失败也从不灰心。因此,他们才会成为世界上百万富翁的聚集点,有500万个左右。
为什么我国还不是最强、富翁最多的国家呢?许多人都会说:“因为我们人多嘛。”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借口,是那些灰心丧气,没有信心,不愿去尝试的人才说得出口,那些充满自信,敢于尝试的人是不会为自己找借口的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不相信命运的决定,他们要掌握命运,不让命运控制自己,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有大志,成大器。据记载,百万富翁几乎有90%是从破产到富翁的,可想而知,这段时间里,他们经历了多少风浪,可是他们没有放弃,他们掌握自己的命运,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百万富翁。
记住敢于尝试,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,这样才会有辉煌的成就。
尝试
尝试是一种追求,一种信念,一种无畏,一种越过冷漠荒原后,看到生命绿洲的快乐。尝试的过程是美丽的、充实的,孕育着希望与憧憬。它因此魅力无限,吸引着我们不懈奋斗。
有了尝试,你的面前没有胡同,到处有路可走;有了尝试,梦的翅膀便会劲舞苍穹,领略搏击长空的豪迈与洒脱;有了尝试,才能激发出你的潜能,你会惊喜地发现你自己原来还行。尝试需要勇气,勇气永远是成功的催化剂;尝试需要坚忍,坚忍铸造卓越与杰出;尝试需要参与,参与才能增长才干,开阔眼界。如果不去尝试,虽然避免了失败,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,相信我们不是屡试屡败,而是屡败屡试,跌倒一万次,第一万零一次仍能微笑站起来的人,生活永远难不倒他。也许奔流却掀不起波浪,也许攀援却达不到顶峰,但我们毫无怨言,因为尝试过,人生无悔。
尝试——成功的第一步
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,从前有一个国王,他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国家大事,需要委派一位大臣到邻国去办理,但他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派哪一位大臣最合适。在他反复思考后,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一天他把所有的大臣都召集到一块儿,并把他们领到一扇巨大的铁门前从容地对众臣说:“谁要是把眼前的这一扇铁门推开,我一定会给予重赏。”话音刚落,大臣们众音皆哑。都你看着我,我看着你,感到非常惊讶,心想这么大一扇铁门,就是全部大臣一起,也不能推开,更何况一个人啦。最后所有的大臣都带着一种“根本不可能”的表情摇摇头。突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出来,到铁门前毫不犹豫地用一只手就把铁门推开了。这时大臣们都惊呆了,国王走到他面前满意地笑了,并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。理由很简单,他是一个思想独特敢于尝试的人。
的确,尝试对我们非常重要,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许多人渴望着成功,却逃避尝试新思想、新事物。因为他们害怕尝试会给他们带来失败的痛苦和众人的嘲笑,这种心态使他们失去了许多可以成功的机会。反过来讲具有尝试精神的人往往使自己的前途扭转乾坤,使自己一下子从逆境中跳了出来,好比在饥渴的沙漠中找到了水源,在浩瀚的森林中找到了出路,在黑暗的道路上找到了光明,像陆游所说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一样。
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致力于炸药的研究,一次次失败,一次次炸伤,终于研制出了爆炸力极强的TNT炸药。农药“六六六”就是经过666次实验才成功的。所以对我们当代青年来说,尝试精神就更为重要,它可以引发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,以及培养我们创新的能力。当然尝试需要勇气,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,不去尝试,肯定不会失败,但也绝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